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正文

本科生教育

1 2 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23-09-15 14:58:11浏览:

一、专业简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属于土木类的工科专业,主要研究水的健康循环问题,包括城镇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城市管网优化与水系统数字化技术,建筑给排水与消防技术、水环境功能材料,智慧水务,海绵城市与防洪排涝,水体修复与污染治理,城市水资源保护、优化配置与开发利用等。

bat365的登录入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原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始建于2002年,于2003年招收本科生,2009年成立市政工程系。2010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市政工程二级学科,2012年开始招收市政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2020 年开始招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市政工程方向),2021年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硕士学位8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

本专业设置土木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授权点,具有研究生保送资格。目前,在校本科生21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石油、石化、建筑、铁路等大型建筑、施工、环保类企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多年专业建设发展,厚植龙江科技沃土,服务油田技术创新,不断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形成油田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工程等特色研究方向,逐步形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的育人模式,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知识水准、高技能素质、勇于开拓创新、锤炼扎实本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市政工程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科研获奖及教师荣誉情况

近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承担教改和课程教材建设项目10余项,积极参加教学竞赛交流活动,在教学观摩比赛、优秀教改论文评选、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开发等多项赛事中取得佳绩,参赛教师在相关赛事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竞赛经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五年来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3年,《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和《水分析化学》分别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

2023年,崔红梅副教授参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4版)》。

2022年,《市政工程领域前沿技术》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四类项目-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2021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20年,《基于新工科背景石油高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20年,《水质工程学(1)》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

2019年,《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模式研究》项目获批bat365的登录入口创新创业教育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学生培养情况

多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秉承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五心四力”大庆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在教学改革中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力和综合实践素质,指导学生多次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全国泵与泵站课程知识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佳绩,体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

                      图1 学生参加比赛操作

                      图2 学生参加比赛获奖

  四、就业升学情况

近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定期更新课程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满足行业最新需求。同时,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大局,增加智慧水务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课程,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专业就业率连年保持在85%左右,升学及继续深造率保持在15%左右,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环保工程企业、项目策划及咨询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市政方向)、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市政工程管理部门、教育及研究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大部分毕业生就职于中建、中铁、中交、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其中,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毕业生先后被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市政环境类重点院校录取,此外,部分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或自主创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与用人单位跟踪反馈表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均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版权所有 ©  手机bat365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邮编:163318 电话:0459-6504343